節儉能改變什麼
  編者按 沒挨過餓的人不會知道一粒米的珍貴,沒受過窮的人也未必能知道一分錢的價值。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因為他們經歷過生活的磨難,他們曾經因為一粒米、一分錢而發過愁、犯過難。
  有人說,現在的孩子是泡在蜜罐里長大的,他們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受窮不知生活苦。物質的豐富、生活的富裕讓他們放鬆了警惕,忘記了傳統,把勤儉節約的“傳家寶”拋在了腦後。
  好在有人還記得祖先的遺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 。煙臺大學7名年邁的老者用無聲的行動,為當今的青年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節儉課,他們用朴實的話語告訴年輕人:節儉是一種習慣。
  我們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我國還有1.3億同胞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當你想到這些的時候,你或許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節儉能改變什麼?
  歡迎廣大讀者和網友積极參与討論,投稿郵箱是news@cyol.com
  ----------------------------------------------------------------------
  今年5月以來,煙臺大學7位餐廳保潔員以吃學生剩飯的方式,提醒大學生勤儉節約,不要浪費。如今,他們每餐回收的剩飯越來越少,又開始自己花錢買飯吃了。
  “看到糧食扔了怪可惜”
  “學生剩餐很少,我們還要自己買點兒。”65歲的羅玉龍喝了口白開水說,“今天,我們就買了兩個菜,6元的蔥燒豆腐皮和8元的紅燒茄子。”
  11月17日中午13時40分,煙臺大學七餐廳四層的保潔員羅玉龍和其他6名保潔員開始午餐。主食是一些學生吃剩的饅頭和米飯,除了那兩份炒菜,還有少量學生動了幾口就剩下的菜。
  今年5月,學校開展“光盤行動”。保潔班班長樸龍煥說:“我們也參加這個行動吧,剩菜剩飯啥的,挺潔凈的東西,浪費怪可惜的。”
  提議得到大家的認同。7位保潔員4男3女,年齡最大的66歲,最小的53歲,均來自農村,經歷過艱苦生活。
  “我們老年人對忍飢挨餓深有體會,現在看見糧食浪費覺得挺可惜。”62歲的吳明華說,“糧食來之不易,春種、夏管、秋收、冬儲,再經過多少道加工工序,才到餐桌上。現在生活提高了,也不能忘了勤儉。”
  “看到糧食扔了怪可惜的,出發點就是這個。”吳明華說,“我們7個人一天若節省兩斤糧食,一周節省多少?一個月節省多少?”
  吳明華是吉林省伊通縣人,曾經是村裡的小學教師。孩子大學畢業在煙臺工作,今年3月1日他到煙臺大學乾起了保潔員。
  他說:“勤儉節約的傳統在我們老年人腦海中有著很深的烙印,已經成為了習慣。”
  66歲的張明年齡最大,做保潔員時間也最長。2006年起,他就在煙臺大學乾保潔員。
  “那時學生浪費的少,現在多。生活好了,一些孩子不珍惜東西。”這位黑龍江人平時愛說話,不忙了總愛和學生聊聊:“孩子們,你們要知道心疼錢呀,爸媽賺錢不容易,節約一點,就是替他們減輕負擔呀。”
  一些學生聽他這麼說直樂,也有學生說:“大爺,我們真的要向你們學習,這種傳統是好的。”
  “有用的話還是要說。這個社會經濟繁榮了,生活無憂無慮了,說一說有好處。”他認為,大學生對勤儉持家和厲行節約認識不夠。
  做餐廳保潔員,月工資2000元,另外每月還有300元就餐補貼,但張大爺生活簡樸,一個月吃飯花費百八十元,一頓飯也就是三兩元錢。
  “大家一起參加光盤行動,我認為是正確的,想用行動讓孩子們看看。我們不缺錢花,想給下一代留個好的傳統,就是想告訴孩子們,吃飽吃光是美德,不扔不剩是習慣,節省糧食也是為社會作貢獻。”
  “沒有面子上的事”
  煙臺大學是山東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全校大小食堂10個,來自全國的2.8萬名在校生在此用餐。七餐廳是學校最大的餐廳,有2000多學生就餐。學生多時,保潔員推車都困難。
  中午的工作從11點開始。戴紅帽子、穿白大褂、足登雨鞋的幾位保潔員推著小車來回走動,收撿著學生飯後留下的餐盤碗筷。4個小時不停地走下來,張明會覺得腿和胯有些酸痛。
  看到個別大塊的剩饅頭和未動的剩米飯,他們會單獨收起來,放在他們吃飯的固定位置,那張餐桌上方懸掛著餐廳唯一一臺電視。
  羅玉龍的兒子在餐廳承包了一個窗口,賣川菜。4年前他和老伴兒來到煙臺給兒子照看小孩,如今,4歲的孫子上了幼兒園,老伴一個人照看,他就出來打工了。
  兒子起初並不支持父親當保潔員,羅玉龍說:“勞動不僅鍛煉身體,也是一種快樂。”
  看到父親吃學生剩飯,兒子更是不贊同,兒媳婦也不高興。羅玉龍就說:“這麼好的東西,不讓吃?我們以前還吃過草根樹皮。”兒子說:“那是以前,現在富裕了,剩下的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衛生。”但是老羅還是和老伙計們堅持著。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當地媒體報道了這幾位保潔員的行為,在校內外引起了反響。大學生們也產生了不同觀點。
  不太認同這種行為的學生主要是從衛生角度出發,但大部分同學認為,同學中浪費糧食現象確實存在,老人的行為值得尊敬。
  “把剩下的大半個饅頭或多半碗米飯,掰掉一部分,鏟掉一些,剩下的我們吃,學生素質高,身體也挺好,我不覺得臟。”吳明華說,“在餐桌吃飯,不也是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學校餐廳就是大家庭,就是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我吃得挺香甜。”
  “沒有面子上的事,就當成自家孩子一樣。”樸龍煥也說,“自家孩子剩下的父母也吃,扔了太可惜。”
  煙臺大學後勤管理處副處長兼餐飲服務中心主任張金龍說,保潔員吃學生剩飯被媒體報道後,對學生觸動很大,也對學校開展光盤行動,宣傳不浪費糧食、勤儉節約帶了好頭。
  “我的家鄉也產水稻,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覺得要是把白花花的米飯倒掉,浪費的是父母的血汗錢和農民的辛苦勞作。”來自雲南的光電學院學生張慶林說。
  如今,煙臺大學食堂開始推出半份菜,半份飯。學生社團和學生志願者也加入到提倡節儉反對浪費的宣傳中來。外國語學院利用新媒體發起“簡約生活,青春先行”、“爭做光盤族”活動,師生在人人網、微博等主頁曬出自己的“光盤照”。人文學院還製作了一些有關節約食物的書簽,在餐廳發放。
  “向浪費說不,向奢侈告別,讓我們一同前行,舞動出我們自己的光盤。”
  “舔乾凈,不丟人。”類似的橫幅和宣傳畫在煙臺大學各個餐廳隨處可見。
  喜歡開飯時去餐廳轉的張金龍發現,大塊饅頭、整碗米飯浪費的情況看不著了。
  “現在剩菜剩飯少多了,整根的剩油條、整碗剩米飯很少看到。”張明說。
  七餐廳四層的張經理說:“以前收泔水的最喜歡四層,現在不願意要了,嫌只剩下湯湯水水。”
  煙臺大學餐飲服務中心統計,去年冬天,一餐廳每天產生近30桶泔水,光盤行動後,減少了10來桶。
  同學們也慢慢瞭解和熟悉這些老人。一些學生主動幫著收拾碗筷。
  11月15日晚飯時,一些學生在餐廳包餃子,更是主動邀請羅玉龍:“大爺來嘗嘗我們包的餃子。”老羅說:“我謝謝他們,但不會吃,還要幹活。”
  一天,吳明華看到一個男生買了3個饅頭,不小心掉了一個。那個男生揀起來吹吹繼續吃。吳明華說:“這孩子的做法我很欣賞。”
  11月16日中午,一個女生對吳明華說:“大爺我剩兩個餃子,實在吃不下了。”
  “剩就剩了,我吃了。”老吳爽快地回答。
  “象牙塔光盤行動”倡議:吃掉每粒米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你隨手扔掉的飯菜看似不起眼,可能就相當於其他人的一頓飽飯。”
  10月中旬,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學生聯合會以及煙臺大學等高校再次發出“象牙塔光盤行動”倡議:珍惜盤中餐,吃光每粒米,吃完每份菜;適量點餐,避免出現剩菜剩飯,減少奢侈浪費;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走,養成打包的好習慣;剋服攀比心理,以節約用餐為榮,不因打包、點半份餐而羞愧。
  煙臺大學副校長孫祥斌認為,這幾位保潔員自身經歷過困苦年代,有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以自發的行為傳遞了正能量,給全校的大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他們也是煙臺大學“節約型校園”建設的縮影,引導並影響到學校“崇尚節約、摒棄浪費”的校園文化風尚。
  他介紹,煙臺大學從年初開始便把大學生文明修身工程作為學校的一項重點工作,號召學生文明就餐、文明消費,同時開展了“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專項行動”,重點加強對學生餐廳的管理監督,保證食品安全,努力提高飯菜質量,不使學生因為飯菜質量不好、口味不好而造成丟棄浪費。  (原標題:別“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x39ixns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